全市“双联双提”工程推进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4-03-13 16:57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577/2024-00013
- 发文日期
- 2024-03-13
- 公开日期
- 2024-03-13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beat365英国官网入口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主题
- 工业、交通--水运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港口,运输,会议
- 文件下载
- 内容概述
- 3月11日,全市“双联双提”工程暨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总结2023年工作成效,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确保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城市创建圆满收官、落地见效。副市长张立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3月11日,全市“双联双提”工程暨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总结2023年工作成效,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确保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城市创建圆满收官、落地见效。副市长张立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3年,无锡市牢牢锚定“枢纽+通道+网络+服务+产业”的整体布局,深入开展“区域枢纽强基扩容、运输通道提档升级、联运网络广覆深达、服务体系创新赋能、临港产业集优增势”五大行动,吹响了推进“双联双提”、建设“枢纽名城”的“冲锋号”。重大项目建设迈出新步伐,硕放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开工,“四路共建”“六航齐治”全面推进,通道布局优势更加突出。运输结构调整呈现新面貌,深化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水运“大进大出”基本盘稳固,铁路“优进优出”供应链塑强,航空“快进快出”增长极凸显形成“一港双核、区域联动”发展格局。现代物流服务释放新活力,加快推出“枢纽+” “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动现代物流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为全市“465”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赋能。统筹协调能力获得新提升,无锡西站成功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无锡(江阴)港外贸进口铁矿石码头扩能改造项目入选全国首批交通强国港口专项试点,推动“双联双提”工程和运输结构调整不断走深走实。
会议要求,2024年,要进一步加快推动“双联双联”工程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重大枢纽建设和运输结构调整补链强链延链,实现枢纽经济和运输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聚焦“四个能”,全力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坚持“项目为王”,全方位推动“双联双提”工程建设项目再加压、再提速,力争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着重提升航空枢纽功能,加快推动硕放机场东部货运区改造,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国际邮件互换局年内投运。重点强化铁路枢纽动能,加快推动西站物流园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任务等落地实施。深入挖掘水运发展潜能,京杭运河无锡段率先开展二级航道整治,开工建设锡溧漕河西站物流园区“通港达园”短支航道。全面发挥集疏运通道体系效能,开工建设货运绕城公路农批市场先导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四路共建”。
聚焦“四个化”,全力构建物流运输“大网络”。以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节点城市为目标,做好东西双向开放,促进运贸相互融合,服务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场货运瞄准国际化,积极推动硕放机场能级提升;铁路班列拓展特色化,增强无锡西站物流园区笼车联运班列的集聚、引流、中转和发送能力。内河集装箱彰显品质化,高效推动上海ICT项目稳定运行,形成“一城双核、三个还箱点”的整体格局。多式联运体系致力规模化,大力拓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主要经济圈的多式联运线路,增强江阴港集聚辐射能力。
聚焦“四个新”,全力做好服务发展“大文章”。坚持把服务发展、服务产业、服务企业降本增效作为推动“双联双提”工程的核心任务,推广江海河联运CCA模式,加快建设多式联运多港联动统一平台。加强与央企、国企和行业龙头企业深化对接和招引,积极开展本地龙头货运代理企业、运输企业的遴选,做优做强本市多式联运营运,切实加大力度强化服务效能,塑造发展优势。
聚焦“四个抓”,全力唱响整体提升“大合奏”。坚持延续全市“双联双提”工程的优良工作机制,抓优统筹协调机制、抓实运输结构调整任务、抓稳资源要素支持、抓好宣传引导,进一步拓展“双联双提”工程品牌效应、以交通为媒,政企同向而行、同频共振,以多式联运多港联动的“好风景”铸就提升物流供应链驱动力、提高城市产业链竞争力的“好前景”。
会议强调,要全力以赴打好2024年双联双提工程建设“大会战”和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城市创建“收官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开路先锋”。要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枢纽联动,整合“公铁水空”运输资源,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要加快盐泰锡常宜铁路等项目建设,聚焦枢纽集疏运工程、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全市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增强全市货运供需适配能力。要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引导并激励企业在低空配送、无人配送、智慧供应链等前沿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力争年内建成全国首个地市级兼顾政企双方、市场化运作的多式联运数字化平台,建设长三角区域物流信息中心城市。